最近,大家普遍缺錢之后,“公關意識”又被不斷提起。
公關部當然要有公關意識,這個基本等于廢話。優秀企業的目標是能夠想著全員要有“公關意識”。這是好好事兒,但是,萬一,不當心,沒想明白,那就還不如沒有意識。
百度百科,“公關意識”的詞條是這樣的。
比較學術,就像課本里的東西。但是,基本的核心重點都在里面了。
下面,我們用轉化的語言,說說對于“公關意識”的看法。所謂的“公共意識”到底是什么?價值在哪里?怎么發揮作用?
01
關聯性
公關意識,先要培養的是對于關聯性的認知,是要真正明白,在企業組織范圍內的官方和個人,都有可能對于品牌產生影響。老祖宗講,牽一發而動全身。
我們每次都在大課的開始就會強調,公關,就是公共關系,是處理與最廣泛大眾之間的關系。
一線銷售在醫院打架,電商部門選的直播翻車,HR暴力裁員,投資部錯誤決策壞賬,老板犯了個人錯誤……最終都會影響大眾與企業之間的關系。不該做的不要做。什么是不該做的,請復習《公關部為什么總是“建議別做”》。
強調公關意識,就是各個部門想著自己KPI的同時,也能想想企業整體。只會顧著自己那個一畝三分地的領導,做個總監也就到頭了。
02
間接性
公關意識,是要理解公關發揮作用的間接性和后置性。
公關不是開完刀的止痛針,或者過敏時的激素藥,一打下去,立馬見效。
公關的做法是讓你讀了一本書,你看完了,卻不知道什么時候這本書里的內容會對你產生影響。這種影響,大部分時候也是模糊的。
03
持續性
公關意識,是要知道,公關對于大眾的影響,不是“說過一次”就可以的。
我們總在強調,重復對于公關的重要性,可以點文章復習《一直“重復”是我不動腦子?是你不懂傳播!》。
給你個天大的能耐,就算一次傳播能夠觸達到所有人,僅僅是說過一次,別人就得記住,就能按照你的意思全盤接受,這是妄想癥病人都不敢有的想法啊。
公關意識,就是不要等到“要用”了,才想起做公關。寶寶,來不及的,別做夢了。
04
不受控制
公關意識,需要明白,既然做的是關系,就有不確定性。
關系,就是沒有合同的,就是一直在變化的,就是今天有人突然喜歡你、有人突然就不喜歡你了的。
關系,靠的是維護,所有的“說好”都沒用。“愛你一生一世”,代表的是說這個話時候的心情,而不是最后一定能夠做到的保證。
公關的做法只能是,一直去爭取,一直去建立。公關不能要求大眾都喜歡,每個人都說正面的話,但是,可以讓更多的人,更高比例的人,更有話語權的人,傾向于為企業和品牌說好話。
要意識到,公關對于輿情的控制,靠的不是白紙黑字的合約,而是大眾的整體看法。
05
無強制性
公關,是沒有任何強制性的。
你買個廣告位,可以想發什么發什么。
公關的邏輯,不是這樣的。哪怕是使用了外部的付費資源,公關思維的運作方式,依然側重協商、觀點灌輸、素材提供、數據支持等等。
特別說下新聞稿的部分,說什么自己關系硬,可以讓媒體按照要求的內容、要求的時間、要求的版面,去做發布……別扯了,媒體的大白眼都要翻死你。
06
隱性
要求在新聞稿里加二維碼和官網鏈接的,都是還沒公關意識的。就怕別人不知道這條“新聞”是你家自己發的,是吧。
不多加點東西,就覺得“虧本”,不是公關的思路。又不是吃自助餐,要塞滿才劃算。
公關除了官方渠道發布的東西之外,都要盡量讓人看不出來。
在給企業培訓的時候,我常常勸PR團隊:如果公司內部都不知道你們怎么傳遞的信息,以為都是“自來水”,才是真的牛逼。當然,領導必須知道PR干了什么,別白忙活。
公關的價值,或者說,能夠與廣告和營銷產生不同效果的原因,就在于隱藏性。我們千方百計的找到“第三方”,發掘核心用戶,利用UGC,不就是要隱藏“自己說的”么。
不要自爆,不要。
07
雙面性
公關負責的是企業組織與公眾的溝通。溝通出現分歧,就有一個問題:公關幫誰。
產品出現問題,說著“這次賠了,都找過來怎么辦”而不肯賠付的業務部門,看上去是維護公司利益?
我們的上一篇文章,說的是花點時間,在“賠付問題”上一直猶猶豫豫,最終不僅引發全網DISS,還被很多網友翻出老賬,吐槽之前收到的花也有各種問題。
公關部門,有時因為幫“外面人”說話,會被認為“不顧著公司利益”。如果有公關意識的話,就能明白,只有企業與包括用戶在內的大眾之間達到平衡,才是真正的利益最大化。
全員培養“公關意識”,是個隨口說說人人都會,但實際上執行得很差的詞。
文章來源:公眾號 姚素馨
注:本文內容均源自對網絡信息的抓取梳理,我們已力求報告內容的客觀、公正,但文中采用的報道、分析和資訊僅供參考,不構成任何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