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上半年,受疫情影響,教育行業迎來風口,爆發的業務需求,激烈的行業競爭,讓教育品牌加大了品效廣告投放。據秒針系統線上廣告監測數據,2020年1-5月教育行業廣告曝光量接近過去3年曝光總量,其中約93%來自線上教育。
? 廣告花費猛增,線上線下預算是否合理分配?? 投放的廣告是否成功觸達TA?? 其中有多少因異常流量打了水漂?? 廣告投放后,流量是否成功沉淀為私域資產?
這些問題想必困擾著每個教育品牌?;诿脶樝到y覆蓋線上、線下,公域、私域及內容的全域營銷測量解決方案,這些問題都可輕松解決。
線上線下廣告效果整合測量,
以TA為中心投放,實現低成本高觸達
2020年Q1,線下廣告投放雖受到了沖擊,但相比出行圈及商圈,教育投放的主要場景——住宅受影響較小,增加線上投放的同時,教育行業線下住宅的投放并未大幅縮減。據秒針系統線下測量數據,5月底線下人流已恢復至疫情前的78%,住宅恢復至93%,與之伴隨的,將是線下投放的回暖。
線上線下相互割裂,組合投放時,如何才以TA為中心,打好配合戰,或控制觸達頻次節省營銷預算?秒針系統通過線上、線下廣告整合測量,可成功化解這一難題。
基于OTC(Opportunity to Contact)線下廣告可見模型、時間概率模型等專利技術,及數據合作伙伴的地理位置大數據,秒針系統正在用全量的數字化測量革新傳統的線下測量。
線下受眾測量數字化后,線下廣告(涵蓋樓宇梯媒、地鐵站、候車亭等多個場景)可以跟線上廣告一樣,建立統一衡量標準,評估PV、UV、TA及Reach表現,以TA為中心的線上、線下整合投放也就成為可能,線上、線下不同媒體類型的廣告預算分配也更為科學。
重線下門店的教育品牌,還可基于目標TA的地理位置分布科學選址,并結合線上、線下廣告測量數據, 評估不同廣告媒體的到店引流效果,驗證線上媒體定向投放準確率。
公私域監測互通,
全鏈路評估、優化廣告轉化效果
理想情況下,為獲取完整的用戶畫像、評估媒體投放效果,教育品牌需打通公域廣告監測數據、私域網站、app、小程序、H5落地頁數據,及自有CRM、會員數據。
但現實中,多數企業僅使用媒體后臺用戶信息管理系統或者自有CRM系統,流量獲客與網站、app、小程序數據割裂在不同部門手中,造成用戶數據中斷、流失或無序等一系列問題,受此影響,私域流量的沉淀和轉化也較為粗放。
使用秒針系統私域流量監測分析工具——秒針分析,通過與前端AdMonitor線上廣告監測系統、及后端教育機構自有數據平臺進行ID個體級別打通,教育品牌可清晰還原廣告從曝光、點擊,到用戶登陸私域媒體、留資,再到轉化、成單的全鏈路,硬廣、社交媒體、搜索引擎、應用市場等不同渠道、不同廣告形式的引流效果躍然紙上,后續的投放優化也就水到渠成。
公私域監測數據打通后,教育品牌還可基于串聯的數據獲取更精準的人群洞察,并結合熱力圖、用戶軌跡、互動行為等數據,評估私域媒體不同頁面的跳出率、著陸率、轉化率等指標,針對性的調整頁面創意、優化目標TA、媒介策略,并對未留資人群進行精準的二次投放。
教育文化行業異常點擊達36%,
3重異常流量過濾,不為數據造假買單
有流量的地方就有虛假流量,教育行業也不例外。據秒針系統《2019年度中國異常流量報告》數據,2019年,教育文化行業異常點擊較為嚴重,達36.5%,位列異常點擊TOP10行業,異常曝光為28%,兩大指標同比雖均有下降,但仍值得警惕,因為這意味著廣告投放近30%的費用打了水漂,對品牌而言,是不小的損失。
異常流量雖是互聯網營銷的頑疾,但并非不可應對。在這方面,秒針系統已經有超7年的技術積累和實戰經驗,旗下異常流量排查產品SmartVerify可基于AdMonitor廣告監測系統智能過濾異常流量(包括一般無效流量IVT和復雜無效流量SIVT)。此外,通過與私域流量監測工具秒針分析無縫對接,公私域數據打通,可實現廣告流量、私域流量和異常留資的三重異常過濾,有效打擊曝光、點擊、訪問及轉化造假。
某教育效果類客戶通過使用秒針系統搭建的虛假銷售線索排查體系,成功識別出20,000+虛假留資,有效規避了損失。同時,通過對用戶曝光和注冊留資的關系進行研究,秒針系統還幫該客戶分媒體類型識別了有效投放曝光量,為其后續預算分配提供了數據參考。
文章來源:公眾號 秒針系統
注:本文內容均源自對網絡信息的抓取梳理,我們已力求報告內容的客觀、公正,但文中采用的報道、分析和資訊僅供參考,不構成任何建議。